香港寺廟商業化日益嚴重 列印

香港寺廟商業化日益嚴重 

 

方東青

2010年12月 

 

 

香港雖然是號稱宗教自由,各種宗教都可以在香港自由傳播,不過特區政府一些僵化的條例,加上中國政府對宗教的政策,令香港很多中小型的寺廟逐一落入投機的商人手中,把它們改頭換面,表面上仍是寺廟,實際再沒有多大的宗教活動,有的也是掛羊頭、賣狗肉式的迷信祭柿祠儀式,改建成骨灰龕,謀取暴利。

 

由於近三十年,香港再沒有土地撥作墓地之用,市民普遍採用火葬,然而骨灰仍要找地方供奉,骨灰龕的需求大增,然而政府的骨灰龕位長期不足,好像現時輪候政府骨灰龕位的死者家屬,多達兩萬多人,有些死者家屬甚至輪候了五、六年。商人當然知道私人骨灰龕位大有可為,不過要擇地興建骨灰龕是十分困難,因為一定會惹來附近的居民猛烈反對。他們便改為向一些規模較小的寺廟入手。

 

長久以來香港不少廟宇都有出售骨灰龕位給一些善信,那些著名的廟宇的骨灰龕位動輙要十多萬一個,因為很多人認為把先人的骨灰供奉在廟宇中,平日也會得到更好的祭治。商人們知道只要把一些舊廟宇重新修葺,再加建或擴建骨灰龕位,比起重新興建一個骨灰龕既簡單,成本又較低,將來的骨灰龕位又可以盈利更豐厚。正巧香港很多廟宇都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於是被這些商人可以乘虛而入。

 

香港是一個商業社會,立志修行出家的年青人可謂鳳毛麟角,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香港很多寺廟的僧人主是從中國大陸而來,就算現時的香港四大名僧全是來自國內。自從二十多年前,中國政府改變宗教政策,僧人要來港定居變得十分困難,他們就算要出境也要經過嚴格審批。於是香港很多寺廟原來的主持、方丈老去、逝世,再沒有僧人來接手管理這些廟宇,想從中國內地引進一些僧人來接管,可是中國政府又不肯批準他們來港定居。這些寺廟的負責只好採取兩個方法,首先是把廟寺賣給一些有心宏揚佛法的佛教徒,另一方法是由自己的親人接手。

 

其實很多買了這些廟寺的所謂佛教徒,其實只是骨灰龕商人的代理,他們取得寺廟的業權後,再轉售給有關人,賺取中間差價,由於那些老僧人不虞有詐,還以為他們是熱誠的佛教徒,大多數把寺廟賤賣給他們,一些地點較偏僻的寺廟,連一片林地,賣價也只是數十元,把寺廟改建,及在空地興建骨灰龕後,可以賺取一、兩億元。

 

這些商人依法例仍要找僧人作主持,他們會在國內找一些所謂「職業和尚」,他們並非真正僧人,只是學了一些佛教的祭治儀軌和經文,平日把頭剃光,扮成和尚模樣去為人做法事,商人會為一些職業和尚辦多次往返的商務簽証來港,他們一般留港數天,然後到深圳住一天,又可以再到香港,廟寺會為他們在深圳安排宿舍。這些職業和尚自然不懂甚麼佛理,他們在香港的工作主要是接辦殯儀館的喪事,平時又會在寺廟遊說善信做祈福、消災的法事、兜售祈福飾物。基本上就是導人迷信,謀取利益,把寺廟完全商業化。

 

商人入侵香港的寺廟已經有近二十年,估計香港一半以上的寺廟已經落入商人手中。相反那些有志宏揚佛學的人卻很難去興建新寺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香港興建寺廟並不困難,只要覓得合適的土地,再籌足夠的建築費,就可以興建寺廟。香港特區政府眼見近年寺廟紛紛落入商人手中,也擔心新建的寺廟也只是經過宗教的包裝的骨灰龕場,近年已不再批準建興新的寺廟。很多佛教徒看見這現像都十分痛心,只能無奈地看見很多寺廟被商人巧取豪奪,卻無法另覓發揚正知正見的佛學新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