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食物銀行與貧窮人口 列印

香港的食物銀行與貧窮人口

 

龍緯汶

20105

 

前言

 

  香港自回歸以來,兩度受到國際性的金融風曝襲擊,貧窮人口亦隨之而增加,食物銀行的需求亦因此而增加。

 

  五十年起,不少天主教及基督教教會及機構,都被逼撤出中國,其辦事處亦只好在香港落腳。當時,被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摧殘的香港社會,仍然未能完全恢復。百廢待興,民生貧困,加上不斷在中國南下的難民潮,市民生活實在困苦。天主教及基督教教會及機構、及不同的慈善團體,在那時為窮苦大眾提供免費食物,協助大眾渡過難關,實在功德無量。它們的努力,亦造就了香港食物銀行的雛形。

 

 

香港食物銀行的現況

 

  香港社會福利署現贊助了聖雅各福群會、東華三院、循道衛理觀塘社會服務處、香港婦聯以及聖公會福利協會等,在各區成立了共五間食物銀行。

 

  <食物分享計劃>贊助了職工盟教育基金有限公司、龍緯汶文化藝術國際交流協會及香港婦聯,進行了<食物回收運動>。該計劃亦協助龍緯汶文化藝術國際交流協會成立了全港首間為少數族裔而設的食物銀行。

 

  另外,一些非政府組織亦有定期派發食物給需要的人士,包括由1983年便在香港服務的仁愛傳教女修會(提供食物給釋囚)、及露宿者行動委員會(提供食物給露宿者)等。

 

 

香港的貧窮人口增多

 

  截止自2009年的數據,香港處於貧窮線以下的人口,超過一百萬。當中,超過三十四萬的人士是兒童。當中,有單親母親獨力撫養兒女,不能獲聘任何工作。也有一些失業經年的人士,露宿街頭,失去動力去掙扎求存。亦有一些少數族裔人士,突破不了語言的限制,只好找些低收入的兼職,朝不保夕。

 

  食物銀行實在協助了他們,草草填飽了肚子,亦補充了每日基本營養。有些食物銀行,甚至會為受眾提供熟食,讓他們感受多點溫暖。

 

 

香港通貨膨脹加劇

 

  儘管食物的本質沒有太大的改變,現在的食物價格,卻已作出幾何級數地上升。五花八門但不太實際的包裝,努力地吸引著消費者的眼球。不同種類的添加劑,務求令到食物更美味、存放期限可以增長。這些額外的薪金開支及研發費用,都計算在消費者的頭上。加上大財團聯手控制市場及價值,這都令草根市民望價輕嘆,欲買無從。

 

  食物銀行可以與他們分享到一些,他們平時未必會購買到的食物。

 

 

香港浪費食物增加

 

  因為要騰空貨架,放置新的食物,未到食用限期的食物,可能已被大型公司棄到堆田區。一些原來可以食用的蔬果肉食,因為賣相欠理想,就算未到食用限期,亦難圖被棄到堆田區的下場。

 

  香港繼續浪費食物,堆田區的壓力越加沉重,情況亦越來越不妙。

 

建議

 

  香港食物銀行的實行,協助了不少草根家庭,渡過難關。在這個過程中,香港食物銀行亦累積了很多寶貴的經驗。2009年中,澳門亦已籌組地區食物銀行。

 

  中國內地的貧富懸殊日益嚴重,希望中國政府亦鼓起勇氣,向香港及澳門取經,在各省市成立食物銀行,協助貧窮人士的以三餐溫飽。

 

結語

 

  歡迎讀者將不合用的食物,捐給食物銀行。這一來,可以讓有需要的人士得到溫飽;二來,亦可以減輕堆田區的壓力。請大家珍惜食物,保護地球。